- 
		
			
				
					
					安逸
				 
				
为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营造全民健身的浓厚氛围,丰富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8月8日,由山东省体育局、菏泽市教育和体育局、牡丹区人民政府主办,山东广播电视台体育节目中心、牡丹区教育和体育局、牡丹区总工会、牡丹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牡丹区工人文化宫承办的“好运山东”2025年山东省社区运动会示范活动暨菏泽市社区运动会启动仪式在牡丹区全民健身中心成功举办,共有来自社区的17支队伍300余名运动员参加此次盛会。
菏泽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彬讲话并宣布比赛开赛,菏泽市牡丹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田坤阳致欢迎辞。菏泽市教育和体育局群体科科长郭永玲,菏泽市牡丹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副书记、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主任苏宁,菏泽市牡丹区职工服务中心、工人文化宫主任晁静,菏泽市牡丹区西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王孝然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菏泽市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张源溪主持。
开幕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杨彬在讲话中表示,近年来,菏泽市委、市政府将全民健身纳入民生工程核心内容。一是构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网络。全市建有全民健身和体育场地1.96万处,人均体育场地达到2.8平方米,“15 分钟健身圈”已经形成,行政村(社区)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二是推动健身器材设施“智能化换代”。在建邦公园、环堤公园、赵王河公园、岳程街道等城市公园建设体育公园、智慧健身驿站、智慧步道、智慧健身器等健身设施,以设施“小切口”推动民生“大幸福”,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高质量运动空间。三是精准供给全民健身服务。全市累计培育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5万余名,配比每千人达到2.6人,实现“一村一员一队伍”。推动体教融合,全市具备条件的公办中小学体育运动场地课后开放,惠及群众35万人。四是坚持把活动办在群众身边。以社区运动会为纽带,激活基层体育“神经末梢”,2023年以来,全市年均举办社区运动会及县级以上赛事活动超1500场次,覆盖85%以上社区,直接参与群众达100万人次;创建全民健身“一社区一品牌”。支持企业合作、志愿团队运营,实现“社区搭台、群众唱戏、社会助力”的可持续模式。
田坤阳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牡丹区始终坚持建设体育强区,累计投入超亿元,建成青年湖公园、环堤公园等5个健康主题公园,打造市民活动中心、人民广场等10处健身广场,实现城区“15分钟健身圈”和农村健身工程全覆盖。培育社会体育指导员1800余名,实现全覆盖;设立全民健身指导志愿服务站,国民体质监测惠及10万居民;演武楼太极拳站获国家级奖项30余次,绿荫广场气功站家庭参赛率全省领先。群众体育活力持续迸发,以特色赛事为纽带,2025年创新融合“体重管理”与中医药技术,打造“成阳杯”村BA篮球赛、小留镇亲子健康跑等品牌。年均举办全民健身活动300余场,服务群众超17万人次。
开幕式上,运动员和裁判员代表分别进行了庄严宣誓。
据了解,运动会设置了多个妙趣横生的项目,包括定点投篮、扔沙包、猪八戒背“媳妇”、摸石头过河、慢骑比赛、童子指路、保龄球、夹豆子、亲子跳绳等十余项比赛项目。










赛场上,从稚气孩童到矍铄长者,家庭组合、邻里搭档并肩作战,尽情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现场气氛热烈,欢呼声此起彼伏。大家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充分展现了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有效营造了和谐美好的社区氛围。每个项目均奖励成绩前三名,所有参与者均获得主办方颁发的荣誉证书。

此次社区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居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身体的平台,更促进了邻里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构建和谐社区注入了新的活力。下一步,牡丹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将继续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健康活动,丰富居民健康生活,推动社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为建设体育强国贡献菏泽力量!